白蠟樹木與其他設施的最小水平距離的規定主要參照現行行業標準《公園設計規范》(CJJ-92)的規定制訂的。其中電力、電信桿柱距喬木中心最小距離1.5m的規定是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的規定制訂的。
3.1.2 地下環境應符合以下要求:
行道樹與地下管線外緣的最小水平距離的規定是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的規定制訂的,其中排水盲溝與喬木的距離規定是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 37-90)的規定制訂的。
在道路規劃時應統一考慮各種敷設管線與綠化
白蠟樹木的位置關系,留出合理的用地,解決管線與綠化
白蠟樹木的關系。行道樹綠帶在道路綠化中作用重要,種植行道樹的位置基本固定,因此行道樹綠帶下方不應敷設管線,以免影響種植行道樹。
3.1.3 行道樹白蠟栽植土的理化性狀影響園林植物的生長,由于區域性的差異,土壤理化性狀也有差異,可根據當地情況適當選擇。
綠化
白蠟栽植土壤中含建筑垃圾、有害物質等,影響植物根系生長或造成死亡,因此
白蠟栽植穴中的垃圾及有害物質應清除。
3.2 移植時間及方式
3.2.1 早春新芽萌動前,幼根開始活動,地上部分仍然處于休眠狀態,先生根后發芽,
白蠟樹木容易恢復生長;秋季
白蠟樹木由落葉轉入休眠,地上部的水分散失已達到很低的程度而根系在土壤中的活動仍在進行,甚至還有一次生長小高峰,
白蠟栽植后傷口容易愈合,甚至當年可發出少量新根,次年春季發芽早,在干旱到來之前可完全恢復生長,增強對不利環境的抗性。
3.2.2 防止
白蠟樹木過度失水、短期內恢復和擴大根系的吸收能力是保證
白蠟樹木
白蠟栽植成活的關鍵因素。落葉樹在休眠季移栽,地上部處于休眠狀態,水分蒸騰很少,植物水分代謝減弱,同時減少移栽成本,可裸根帶少量護心土移栽。生長期移栽,
白蠟樹木地上部蒸騰量大,根系吸收相對減少,移栽難成活的樹種,一般根系恢復較慢,帶土球移栽可保證一定的田間持水量,短期內可補充根系吸水的不足,使
白蠟樹木的水分代謝達到基本平衡;帶土球移栽可保證土球內的根系完整,并保持與土壤的密切關系,
白蠟栽植后的成活與生長受干擾很少。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