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生
白蠟播種苗的年生長
白蠟播種苗的年生長發育從白蠟播種開始,到當年生長進入休眠期為止。在整個生長期中,不同時期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生長發育特點不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不同。根據一年生白蠟播種苗各時期的特點,可將白蠟播種苗年生長周期劃分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苗木硬化期4個時期。只有了解苗木年生長發育的特點和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才能采取相應有效的撫育措施,獲得高產優質苗木。
1 出苗期
出苗期是幼苗剛出土的時期。從
白蠟播種到幼苗地上部分出現真葉、地下部分出現側根為止。
(1)出苗期的生長特點 種子白蠟播種后首先在土壤中吸收水分膨脹,隨著水分的吸收,酶的活性加強,在酶的作用下,種子中貯藏的物質進行轉化,分解成能被種胚所利用的簡單有機物,促使種胚開始生長,形成的幼根深入土層,隨著胚軸的生長,幼芽逐漸出土。在出苗期,闊葉樹種子葉出土未出現真葉,或子葉留土真葉未展開;針葉樹種子葉出土后,種皮未脫落尚無初生葉。針、闊葉樹種地下部分都只有主根而無側根。出苗期的營養來源主要是種子內貯藏額營養物質。這時期地上生長很慢,主要是根系向下伸長。
這一時期剛出土的小苗十分嫩弱,根系分布淺,抗性差。
(2)出苗期的持續時間 出苗期持續時間因樹種、
白蠟播種期、催芽情況和當年氣候條件的不同差異很大,有的樹種只需幾天,有的樹種則需1個月以上時間,如夏播的榆樹、楊樹一般只需7~10d,而春播的各類樹種需3~5周或7~8周出土。
(3)育苗技術要點 這一時期育苗的中心任務是促進種子迅速萌發,提高種子的場圃發芽率,促使出苗早而整齊,幼苗分布均勻且生長健壯。育苗措施要為種子發芽和幼苗出土創造良好的外界條件,滿足種子發芽所需要的水分、溫度、通氣條件等。為此,必須選擇適宜的
白蠟播種期,做好種子催芽,提高
白蠟播種技術,覆土厚度要適宜而均勻,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結。春季
白蠟播種在北方要盡量提高土溫,減少灌水次數;夏季
白蠟播種為降低高溫危害,要進行遮陰,通常針葉樹宜重遮陰,闊葉樹或陽性樹種宜輕度遮陰。加強
白蠟播種地的管理,為幼苗出土創造良好條件。
2 幼苗期 (生長初期)
從幼苗地上部分出現真葉、地下部分出現側根開始,到幼苗的高生長大幅度上升為止。
(1)幼苗期的生長特點 幼苗地上部分出現真葉或初生葉,地下部分生出側根,這時幼苗的營養來源全靠自行制造的營養物質。闊葉樹的幼苗地上部分出現真葉;針葉樹的幼苗大部分種殼已經脫落,并在生長點上長出初生葉。這個時期葉形變化大,由過渡葉形逐漸變為固定葉形,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株高生長不超過全年總生長量的10%。而根系生長較快,從長出1次側根到多次側根,到幼苗期的后期,主要吸收根系深度可達10cm 以上,苗木的高生長速度由慢變快。這時期的苗木幼嫩,對炎熱、低溫、干旱、水澇等抵抗能力弱。
(2)幼苗期的持續時間 這一時期持續時間的長短,因樹種不同變幅較大,大多數為3~8周。
(3)幼苗期的育苗技術要點 影響幼苗期幼苗生長發育的主要外界因子是水分、光照、溫度、養分和通氣條件。水分是這個時期幼苗成活的重要條件,在幼苗期根系分布較淺,如遇干旱,水分不足則生長停滯;如果光照條件不能滿足幼苗生長的需要,幼苗生長細弱,直接影響苗木質量;溫度對苗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長都有很大影響,溫度過低,地上部分易受凍害,同時影響地下根系的生長,如溫度過高或光照過強,則幼苗易受灼傷。這一時期,幼苗對養分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很敏感,尤其對磷肥的需要量會增加。
依據這一時期幼苗生長發育的特點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幼苗期育苗的中心任務是在提高幼苗保存率的基礎上進行蹲苗,促進根系的生長發育,為苗木的生長發育打下良好基礎。
對闊葉樹和生長快的針葉樹應及時間苗并定苗;生長慢的樹種,如果過密,也要進行間苗。
此外要加強松土除草,適時適量的灌水,適量施肥和進行必要的遮陰;注意病蟲害防治,尤其對易患猝倒病的苗木,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3 速生期
速生期是從苗木的高生長大幅度上升開始,到高生長大幅下降為止。
(1)速生期的生長特點 是幼苗生長最旺盛的時期,此時苗木的高度、粗度顯著增加,
推薦新聞: